创建词条编辑实验
中医药杏林园数据库>> 百科分类 >> 针灸经穴库 >> 针灸技术

"针灸技术" 分类下的词条该分类下有703个词条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9 03:37
标签:

摘要: 灸法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如下。(一) 艾炷灸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1. 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27次
灸法的作用(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9 03:32
标签:

摘要: (一) 防病保健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65次
灸法的材料(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27
标签:

摘要: (一) 艾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制成的艾绒最为常用。因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本草纲目·卷六火部》载,艾火“灸百病”。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58次
针刺注意事项(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26
标签:

摘要: 由于人体的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在针刺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25次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25
标签:

摘要: 针刺治疗虽然比较安全,但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临床上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一) 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87次
留针与出针(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22
标签:

摘要: (一) 留针法留针指将针刺入腧穴施术后,使针留置穴内。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留针的方法有静留针和动留针两种,前者指在留针过程中不再行针,后者指在留针过程中间歇行针[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32次
针刺补泻(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21
标签:

摘要: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备急千金要方·用针略例》指出:“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可见针刺补泻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47次
行针与得气(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19
标签:

摘要: 毫针进针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一) 基本手法行针的基本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78次
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15
标签:

摘要: (一) 针刺的方向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一般依经脉循行的方向、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1. 依循行定方向即根据针刺补泻的需要,为达到“迎随补泻”的目的,在针刺时[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05次
进针法(精编教材《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08 19:14
标签:

摘要: 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信其右。”《标幽赋》更进一步阐述其义:“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临床上一般[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