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异名】徘徊花(《群芳谱》),笔头花、湖花(《浙江中药手册》),刺玫花(《河北药材》),刺玫菊(《山东中草药手册》)。 【基原】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玫瑰和重瓣玫瑰的花。 【原植物】1.[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松吉斗(《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松吉蒂(《中国民族药志》)。 【基原】为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青藏虎耳草的全草。 【原植物】青藏虎耳草Saxifraga przewalskii[阅读全文]
摘要:【基原】为山茱萸科青荚叶属植物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r.、西域青荚叶H.himalaica Hook. f. et Thoms. ex Clarke和中华[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青蒿蛀虫(《品汇精要续集》),青蒿虫(《本草推陈》)。 【基原】为寄居于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茎节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 【功用主治】1. 《纲目》:“治急慢惊风。” 2[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防风(《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基原】为伞形科葛缕子属植物葛缕子Carum carvi L.的根。 【原植物】参见“藏茴香”条。 【采收加工】7~10月挖根,稍[阅读全文]
摘要:【基原】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nobilis Lour.; C.deliciosa Ten]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用甘草、乌梅、川贝、青盐等加工制成。[阅读全文]
摘要:【基原】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未成熟的果实。 【原植物】参见“胡桃仁”条。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未成熟的果实,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理】抗[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走马丹(《峨嵋药用植物》),紫背金牛、紫背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走马胎、土兔耳风、血筋草、罗汉草(《四川中药志》)。 【基原】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红脉兔耳风的全草。 【原[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蔓龙胆(《贵州民间药物》),鱼胆草、对叶林、抽筋草、喷七(《贵州药用植物目录》),鱼鳅藤(《贵州中草药名录》)。 【基原】为龙胆科双蝴蝶属植物峨眉双蝴蝶的全草。 【原植物】峨[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礞石(《嘉祐本草》)。 【基原】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原矿物】1. 黑云母片岩BiotiteSchist 主要由黑云母及少量石英、中长石[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牛腿虱(《广西本草选编》),千里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金丝藤、牛腿风、鸡骨香、香花藤、大素馨花(《新华本草纲要》)。 【基原】为木犀科茉莉属青藤仔的茎、叶或花。 【原植[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光陈子、飞故子(《湖南药物志》),鸡脚手、五龙皮(《彝药志》)。 【基原】为槭树科槭属植物青榨槭的根、树皮。 【原植物】青榨槭Acer davidii Franch.又名:青[阅读全文]
摘要:【基原】为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粱Setaria italica(L.) Beauv.或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var.germanica (Mill.) Schred.品种[阅读全文]
摘要:【基原】为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根。 【原植物】参见“青蒿”条。 【采收加工】9~12月采挖,切段,晒干。 【成分】根中含铁屎米酮(can[阅读全文]
摘要:【基原】为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果实。 【原植物】参见“青蒿”条。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 【药性】《日华子[阅读全文]
摘要:【基原】为蛙科蛙属动物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或金线蛙R.plancyi Lataste的胆汁。 【原动物】参见“青蛙”条。 【采收加工】捕得[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笔头花(《草药新纂》)。 【基原】为苋科青葙属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花序。 【原植物】参见“青葙子”条。 【采收加工】7~8月采收,晒干。[阅读全文]
摘要:【异名】草决明(《本经》),野鸡冠花子(《医学入门》),狗尾巴子(《四川中药志》),牛尾巴花子(《中药材手册》)。 【基原】为苋科青葙属植物青葙的种子。 【原植物】青葙Celosia[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