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12) "查找模板" 搜 索-首篇 中医药杏林园数据库 - Powered by HDWiki!
创建词条编辑实验

按字母顺序浏览: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

搜索“首篇”找到相关内容22篇,用时5.270913秒

《重订古本难经阐注》
词条创建者:520dzx创建时间:08-28 11:17
标签: 重订古本难经阐注

摘要:《一难》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此章总冒五脏六腑十二经动脉俱会于寸口,下文分晰十二经脉一日夜五十会于寸口,荣卫血气一日夜会于[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235次
卷五 (《伤寒论直解》)
词条创建者:520dzx创建时间:08-27 10:26
标签: 辨太阴病脉证篇(计八节) 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白芍加重一倍) 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汤加芍一倍又加大黄) 辨少阴病脉证篇(计四十五节) 麻黄附子细辛[细辛: 原作“泻心”,疑误,据《伤寒论》改。]汤(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 黄连阿胶汤(连胶芩芍鸡子黄) 附子汤(炮附茯苓参术芍) 桃花汤(干姜粳米赤石脂) 吴茱萸汤(人参姜枣吴茱萸) 猪肤汤(猪肤一斤) 甘草汤(生甘草二两) 桔梗汤(桔梗甘草) 苦酒汤(半夏鸡子着苦酒) 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草) 白通汤(葱白干姜附) 白通加

摘要:卷五  辨太阴病脉证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此论太阴气之为病也。太阴主地而主腹,腹满者,地气不升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134次
卷一 (《伤寒论直解》)
词条创建者:520dzx创建时间:08-27 10:08
标签: 辨脉法(计四十节) 平脉法(计四十五节)

摘要:卷一  辨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动数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眉批〕大浮动数滑[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87次
济世珍宝
词条创建者:童叟创建时间:02-20 11:22
标签: 首篇 西山真仙卫生歌 后卫生诀 养生却病歌 广嗣要语本序 总论 调理精血要论 直指真元论 男女服药论 实阳能入虚阴之图 实阴不能受阳之图 微阳不能射阴之图 弱阴不能摄阳之图 调元 调经 安胎 便产 交会宜忌日 转女成男法 附方 补附广嗣方 妊妇五忌 小儿五宜 延生第一方 坎离种子神方叙 论阴阳生育之道 辨脉种子法 男子服药调元论 先天归一汤论 后天物化丸论 成男成女论 灸男妇无子穴法 奉天求嗣论 保胎五诀 附集

摘要:济世珍宝太朴山人王汇集卓斋沈震校录 一、首篇 西山真仙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遗体:遗,音卫wei。意为给予的身体]宜宝之,箕畴[箕畴:指《尚书·[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1369次
序(《保产金丹》)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2-03 09:43
标签:

摘要:序从来天地以好生为心,曰大生,曰广生。物靡不荷生成之德,于人为尤甚,乃物俱有易生之象,独为人较难,岂天之降材有殊欤,亦人之保养无术也。窃谓造物之生人也,成形成象,禀有生气,分  阴分&nbsp[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68次
卷一(《临证指南医案》)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2-02 13:06
标签:

摘要: 卷一中风  肝风  眩晕  头风  虚劳中风钱  偏枯在左,血虚不萦筋骨,内风袭络,脉左缓大。肝肾虚内风动制首乌四两,烘  枸杞[阅读全文]

编辑:2次| 浏览:1416次
序(《妇科玉尺》)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1-08 22:18
标签:

摘要:妇科玉尺自叙 尺者划分寸,量短长,取其准也。尺而以玉为之,分寸所划,坚久不磨,尤准之准也。余窃思短长之数必取准于尺,于物然,于病亦然,于妇女之病更无不然。何则?妇女深居闺房则情不畅,妇女见地拘[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247次
卷十七(《伤寒折衷》)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12-14 12:14
标签:

摘要:伤寒折衷卷十七武林观子林澜编集同学子方沈镛锡参订伤寒折衷伤寒折衷卷十七 杂说一 伤寒同异安道:读仲景之书,当求其所以立法之意。苟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则知其书足以为万世法,而后人莫能加,[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337次
卷一(《伤寒折衷》)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12-14 11:52
标签:

摘要:卷一(《伤寒折衷》) 伤寒折衷 伤寒折衷卷一 伤寒例篇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冬三月,纯阴用事,阳乃伏藏,水冰地折,寒气严[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23次
《伤寒直指》卷十五
词条创建者:dongdong创建时间:12-05 20:15
标签:

摘要:《伤寒直指》卷十五武林林澜观子编集上海强健易窗校补名论一伤寒同异安道:读仲景书当求其所以立法之意,苟得于此,则知其书足以为万世法,而后人莫之能外矣。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则疑信相杂,未免通此而碍彼也。呜呼[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736次
原小儿论(《原幼心法》)
词条创建者:童叟创建时间:10-21 20:31
标签: 原初 原胎 原形 原坐卧 原生 原乳 原变蒸 原诸疳 原惊 原吐泻 原腹胀 原小儿受胎禀赋厚薄不同论 原妊娠不守禁忌,生儿多疾之戒论 原护养论 原乳哺续论 原痘疹 原医 原戒巫 原问病源 原风土 原病有六失诀 原养子真诀 原治 面部图形 脑背图形 手指三关脉图 辨三部脉证 再看三关脉色细诀 小儿脉法 手指脉纹图 惊风搐握拳图 察小儿神色总断 面上诸候形证歌五言七言 论小儿脉法 诊小儿脉证歌 论虎口三关要诀 原幼论证诗七十一首 小儿专科赋 原父 原母 胎孕成逐月胎孕十形图

摘要:原幼心法上卷庐陵彭用光撰集 一、原小儿论 彭用光曰:小儿脉科,最难调治。盖以婴孩有病,难问证,难察脉,且脏腑初生脆嫩,而凡峻寒峻热、一切孟浪之剂,慎勿轻投。且孺子之在襁褓中,内无七情[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235次
卷二十五(《医宗金鉴》)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9-20 09:06
标签:

摘要:御纂医宗金鉴卷二十五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金匮要略》一书,其世远而就阙误也,与《伤寒论》等。如“漀饦”之“”字,与缓中补虚用大黄虫圆主之之类,俱不可以为法。爰加斟酌其改移删补诸式,与夫存疑之[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934次
卷二十(《医宗金鉴》)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9-20 08:59
标签:

摘要:御纂医宗金鉴卷二十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按】篇中只有奔豚一证,而吐脓、惊怖、火邪皆简脱,必有缺文。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71次
卷下(《难经经释补证》)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8-22 16:04
标签:

摘要: 难经经释补证卷下 三十难曰:营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不?徐注:相随言相合而并行也。分顺逆两路,亦所谓夫妇同道不同途,并非相随而行,相随则不能言会,徐误。喻嘉言竟以营卫同为一脉,以内外[阅读全文]

编辑:2次| 浏览:1185次
《难经》旧注考(《难经经释补证》)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8-22 15:20
标签:

摘要:吴吕广《黄帝众难经》注《隋志》注一卷《通考》二卷傅氏按:唐·杨玄操序,吴太医令吕广为之注。《隋志》注梁有《黄帝众难经》一卷,吕博望注亡。所云梁有者,乃谓梁·王俭《七录》有是书。所云众《难经》为《八十一难[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102次
本草经卷上——本草经卷上二(《本草经考注》)
词条创建者:dongdong创建时间:08-02 23:28
标签:

摘要:本草经卷上二 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赤箭伏苓松脂柏实菌桂牡桂天门冬麦门冬女萎干地黄昌蒲远志泽舄署豫菊华甘草人参石斛石龙芮石龙落石青芝 《说文》:芝,神草也。《抱朴子》云:青者如翠羽[阅读全文]

编辑:2次| 浏览:738次
辨少阴脉紧证(《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8-01 22:42
标签: 伤寒脉症总论

摘要:辨少阴脉紧症    记有人患伤寒六七日,心烦昏睡多吐,小便白色,自汗。予诊之,寸口尺中俱紧,予曰寒中少阴之络,按:诸本“络”俱作“经”。是以脉紧。仲景云:病人脉紧[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1103次
治温病,以三焦为主,以手太阴为始(《温病辩证》
词条创建者:童叟创建时间:07-13 17:06
标签:

摘要:温病辨症卷上 丹徒马宗元清儒甫述同里袁莘谷先生鉴订 同学李恩蓉东云参阅受业杨奇珩校字 四、治温病,以三焦为主,以手太阴为始     刘河间谓:[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07次
温病辨症凡例
词条创建者:童叟创建时间:07-13 16:56
标签:

摘要:病辨症凡例 一、斯刻首篇,先辨温病有伏邪、有时邪,与伤寒、瘟疫各有门径,不可相混。二、昔贤辨伏邪温病者,仲景也;时邪温病者,河间也。今元篇中,独宗叶天士者,以叶氏能体会仲景伏邪,即《内经》云:[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78次
谈谈留针、温针、伏针、伏灸(《陆瘦燕朱汝功论针刺》)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6-14 17:13
标签:

摘要: 留针、温针是针灸临床上习用的方法,在伏天针灸称为“伏针”“伏灸”。一般针灸工作者认为伏天是针灸最为适宜的时令,自古到今,相沿成俗。究竟应如何正确地来认识它们的作用,是当前针灸临床上颇值得讨论[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39次
 共22条 12››

更多详情,尽在互动百科
更多详情,尽在谷歌搜索